暴风帝国崩塌始末,52亿豪赌一地鸡毛,冯鑫如何从神坛滑落牢狱

时间:2025-04-05 05:30:37 转载源:全球快讯网 作者:梧桐 点击:1407次

01.1993年, 21岁的山西阳泉小伙冯鑫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从被分配到山西矿务局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就有一股不安分的冲动。人虽然坐在办公室里,他的心思却总在窗外。短短几天后,年轻气盛的他就辞掉铁饭碗下海创业了。之后6年里,他把能做的生意几乎都做了个遍,好几次都差点被商海呛死。直到1999年的某个深夜,27岁的冯鑫躺在床上一口气看完了《联想为什么》,心潮澎湃的他意识到,只有互联网才是自己的未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搭火车一路向东,想要到北京加入联想。只是联想并没有相中这个毛遂自荐的山西小伙,郁闷的冯鑫于是转投金山,做起了金山毒霸的业务员。靠着创业历练出的本事,他迅速崭露头角,几年内就升任市场总监、事业部副总,成为雷军的左膀右臂。2004年,雄心勃勃的冯鑫找到雷军,想独掌金山毒霸的销售大权。没想到雷军却犹豫再三,迟迟不肯松口。冯鑫心一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很快,他就投奔了周鸿祎的雅虎中国。在雅虎中国,冯鑫看到了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 BT下载。那时的BT网不稳定,又慢又卡,用户苦不堪言。冯鑫意识到,BT下载工具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兴冲冲地找到周鸿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支持。没想到周鸿祎却神秘一笑,并没有给冯鑫计划之中的资源。其实周鸿祎早已在一家叫迅雷的下载公司投了资。冯鑫并不甘心,他又去找了几家投资公司,却个个碰壁。就在他绝望之际,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出现了。蔡文胜不仅给了他300万的启动资金,还牵线搭桥,帮他引入了300万美元投资。冯鑫终于可以自己大干一场了。02.2005年,冯鑫告别周鸿祎,自己另起起炉灶推出PC端视频播放软件酷热影音。当时国内广受欢迎的视频播放器叫暴风影音——化工专业出身的周胜军自学成才,带着三个人开发出了这款“解码器集成包”,没想到意外收到网友追捧。冯鑫很清楚,要想再从免费的暴风影音手里抢走市场,单凭产品还不够。在蔡文胜的点拨下,冯鑫开始觊觎暴风影音。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有问题的人。2007年,暴风影音因资金链断裂,服务器带宽不足频频宕机, 手上有钱的冯鑫抓住时机,提出收购。周胜军面临两难:不卖,就等死;卖了,还能续命,最终无奈的他只能接受合并。重组后的暴风由冯鑫担任CEO,周胜军就此出局,而背靠资本的新暴风很快扭转局面。在收购当年的9月,暴风影音的日在线用户数就突破1000万大关;到了2009年1月,该数据更是翻番,达到了2200万。第二年,暴风用户就超过3亿,仅次于QQ和迅雷,成为装机必备。此时的暴风影音,不仅是本地播放器软件,更已经加入在线视频播放服务。2010年,版权大战搅动视频江湖,曾经白菜价买的电视剧版权,单集成本最高涨到 100 万以上,这让各家视频网站老板们叫苦不迭。暴风率先退出版权大战,原因是冯鑫并不看好版权模式,他认为没人愿意去十家不同的网站看所有片子,只有聚合才是趋势。在当时各家视频网站都缺流量,但暴风因为超高的市占率天然就有流量,于是暴风就干起了视频内容聚合的引流生意。靠着这一打法,暴风在普遍亏损的视频产业倒成了赚钱的另类。2010年是视频行业的上市年,6月酷6网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8月乐视网在国内创业板上市,12月优酷在美纽交所上市。冯鑫原本也想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当时正赶上中概股危机,改道港交所也没有成功,最后不得已接受投资人的建议回归A股。没想到刚刚提交上市申请,就赶上A股停发。为了上市,冯鑫几乎每天都去证监会大楼。但在铁一般的政策面前,这条路变得异常煎熬。这时跑马圈地布局生态的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带着巨资找上门来。当年周胜军的结局,似乎就在等待着冯鑫。03.2013 年阿里 CEO 陆兆禧牵头,与冯鑫进行谈判。如果成功,暴风将被阿里巴巴收购,阿里则在未来几年投资 9亿左右美元。彼时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移动App,可是暴风影音并没有踏上这波浪潮。原有PC用户被分流后,没有独家内容难以有会员收入,流量下滑难以有广告收入,暴风境地急转直下,被巨头收购套现成了冯鑫的必然选项。可正跟阿里谈着,冯鑫突然收到一个短信:A股要开锁了。早已经为上市准备多年的冯鑫决定还是自己干。2015年3月24日,暴风科技高调登陆创业板,一路高歌猛进,连续37个涨停板,股价冲到327元,总市值一度超400亿。短短数月,20亿资产的暴风就被资本追捧到如此地步,堪称奇迹。冯鑫一跃成为亿万富翁,带领手下收获10位亿万富翁、31位千万富翁、66位百万富翁。蔡文胜当年的300万,如今也升值到8亿以上。上市之后的冯鑫高调宣布"暴风影音全球DT大娱乐"战略,要做VR、电视、直播、视频、文娱,打造暴风系生态。在暴风第一份年报里,冯鑫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一个年活跃用户达到数亿的娱乐帝国。2016 年3月,暴风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定增和支付现金相的方式,收购稻草熊影业、 立动科技、甘普科技的股权和团队,此次交易的总额约为 31 亿元人民币。但是到了6月却有不利消息传来,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 四个行业。暴风科技这次定增计划没有通过,一下子打乱了冯鑫的计划。按照冯鑫的设想,这本是一个年收入十亿元的项目。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完成这次交易,暴风影音已经停牌大半年,这使得暴风没能在陷入颓势之前从公开市场中获取资金。2016 年9 月,暴风集团向证监会申请了 18.42 亿元的定增,暴风股价已经跌至 50 元左右,较一年前的峰值已跌去八成。A 股大盘向下的环境下,暴风这次定增最终以失败告终。04.同样是视频出身,又先后进入了硬件领域,暴风常被与拿来跟乐视网比较。同为山西老乡,冯鑫虽然比贾跃亭还大一岁,但是在经营公司上却慢了好几拍。2010年上市的乐视在2015年创下了1700亿元的市值新高,老板贾跃亭更是在2016年到达了个人巅峰,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37位。伴随一张连一张的PPT,一个又一个的新名词,贾老板搭建起一个光芒万丈的乐视帝国。乐视七大生态化反的时代已经到来,那句名言“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更是响彻互联网。冯鑫紧随其后,尽管当时暴风定增计划失败,但丝毫不影响冯鑫继续讲故事。2016年9月,暴风将“DT 大文娱”战略具体化为 N421——依托 4 块屏幕(PC、手机、VR、TV),打造 2 块核心的内容再生平台(影业、体育)。不过做业务是要真金白银砸钱的,暴风资金链日趋紧张,但上市公司暴风竟然无法从股市融资,冯鑫为了筹集资金,只能一而再再而三进行个人股权质押。乐视率先暴雷,2017年乐视体系陷入资金危机。在乐视的七大生态中,只有乐视网和乐视影业在盈利随着贾跃亭避走美国,最像“乐视”的暴风也被意外波及。前两年VR 大热让暴风吃了一波红利,但时间已经证明市场远没有成熟。至于采取了和乐视类似的低价换市场策略的暴风TV,在卖一台亏一台的情况下,却仍然无法从竞争对手拿下更多市场份额。更致命的是,本身不生产内容的暴风在用户吸引上也大幅下滑,入不敷出的暴风,资金链紧张已经显而易见。就在此时,被冯鑫视为救命稻草的MPS却暴雷了。2016年5月冯鑫旗下的浸鑫基金,收购了“国际顶尖体育媒体服务公司"MP&Silva65%股份。暴风借此获得了英超、意甲等体育赛事版权。难怪在新闻发布会上, 激动的冯鑫更是对着台下观众连鞠三躬。只是可惜,这笔收购最终压垮了暴风和冯鑫。05.这本来是一笔非常顺利的跨国收购案。收购的一方是暴风联合光大资本,发起了一只总规模52亿的并购基金——“浸鑫基金”,经过杠杆设计之后,冯鑫和暴风出资2亿,而真正出钱大头是招商银行以及华瑞银行,总计出了32亿元。被收购的一方是MPS,公司的全称是 MP&Silva,曾经是全球体育版权市场的霸主之一,拥有过 2016 年欧洲杯、意甲、英超联赛等顶级赛事资源,2016 年估值高达14 亿美元。在各路资金加持下,2016 年年 5 月,浸鑫基金如愿完成收购。暴风集团、冯鑫及光大浸资本签署了一份意向性协议《关于收购 MP&Silva Holding S.A.股权的回购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就意味着,冯鑫为光大资本的投资兜底,承诺 MPS 收购后注入上市公司。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收购后的MPS却持续走下坡路。2018年10月17日,英国高等法院下令将 MPS 进行破产清算,这时距离 MPS 被收购还不到 2 年半的时间。原来在被浸鑫基金收购后的2017 年前后,MPS 集团手里的很多体育赛事直播版权即将到期,如德甲直播版权在 2018 年到期。MPS 原管理层无动于衷,以至于 2017 年10月,MPS 接连丢掉了意甲、法甲的直播版权,其他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版权也被其他媒体平台签约。短短一年间,MPS 就从一个价值 14 亿美元的公司变成了空壳。更为离奇的是,在被浸鑫基金收购时,收购方并没有和 MPS 原管理层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至于 MPS 三大创始人拿到大量现金后集体离职。当风险暴露时,资本们才惊讶发现,这个 52 亿规模的并购基金杠杆是如此之高。光大资本一开始成为此次事件的兜底方,光大证券因此计提 15.21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直接导致光大证券 2018 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96.57%,成为券商行业亏损之最。随后,光大证券将暴风集团和冯鑫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暴风支付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致的的全部损失总计为 7.5 亿元。仅仅一个月后,光大证券被招商银行起诉,招商银行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人民币 34.89 亿元。根据协议,冯鑫必须承担最终的责任。MP&Silva 破产了,组织财团发起收购的冯鑫和暴风集团需要埋单。2019年7月,他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随后被批捕。一代互联网明星划过天空——冯鑫就此落幕。06.2016 年 4 月,接受采访时冯鑫曾表示,“这个世界是荒诞的,本质上是偶然的,成功也是,要随时做好什么都没有的准备。”没想到3年之后一语成谶。曾经,冯鑫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在一次次创业失利中把握住了互联网浪潮,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资本神话。可惜,在资本的泡沫中沉浮太久,他终究迷失了方向,将赌注全压在并购上。殊不知,商业从来都是一场长跑。跑得再快,方向若是错的,也只会越跑越远。而在复盘这段历史时,一个声音始终在回荡:在资本的浪潮中,创业者如何把握好自我,既不畏惧风浪,又能随波而上。这或许,才是创业应有的初心。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